長期以來,百達翡麗一直遵循優良的制表傳統。同時,為了繼承和發揚歷史悠久的傳統“裝飾技術”,百達翡麗巧妙地運用這些“自古以來”保留下來的手工藝品,打造了一塊又一塊驚艷的手表,成為百達翡麗最具特色的“寶藏”。 
什么是“裝飾工藝”? “裝飾藝術”最早出現在中國5-6世紀,西方17-18世紀。所謂“裝飾”,是后來藝術觀念的表達。
早期的裝飾過程是一種古典、自然、純手工藝術形式,即通過不同的形狀、材料、形式、顏色形成不同風格的裝飾美,使主體美化,使主體更具特色,也給主體一種無形的價值。
同時,它也反映了藝術家的審美和藝術追求。例如,中國壁畫是中國獨特的藝術魅力。 
后來,隨著時代的發展,藝術家們試圖采用新的裝飾形式,使物體更符合現代生活的特點。1925年,藝術家在巴黎舉辦了一場大型展覽“裝飾藝術展”,向人們展示了“新裝飾藝術”的裝飾風格,倡導“機械之美”更好地反映當代內容,突出時代特征。
制表業及“裝飾工藝” 要說制表行業與“裝飾工藝”的聯系,就要說表王百達翡麗。
大約在16~17世紀,日內瓦鐘表制造商和工匠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制表業的深厚文化也誕生于日內瓦。早期在日內瓦的手表制造商都是狂熱的手工藝師,所以他們在外觀和性能上都力求完美。
因此,日內瓦鐘表以其精湛的工藝而聞名,尤其是雕刻和琺瑯工藝,成為“藝術”鐘表的先驅。
然而,在兩次世界大戰、幾次革命的歷史動蕩以及飛機和汽車的推動下,它帶來了新的變化,這直接導致對手工藝品的需求逐漸減少,并使手工藝品的繼承處于危險之中。 
1940年代,斯登家族收購百達翡麗后,亨利?斯特恩( Henri Stern)亨利意識到這種手工藝品的狀況,為了防止這種不可替代的手工藝品消失在歷史的變遷中,亨利開始收集和收集這些手工藝品,作為“裝飾藝術”的巔峰時期(傳統日內瓦手工藝的最佳作品主要在1820年至1900年之間)的見證。不僅如此,他還帶領百達翡麗繼續用手工藝打造稀有非凡的時計。
這種對傳統手工藝品的熱情也深深地影響了他的下一代。
亨利的兒子菲力?斯登于1950年代(Philippe Stern)因為我從小就癡迷于這些獨特的手工裝飾技術,所以我與父親和真正的裝飾藝術大師合作,通過不斷的改進,嘗試以更專業的技術創造其“作品”,如雕刻、琺瑯、微型繪畫、寶石鑲嵌和空心技術,使當時的計劃真正成為“藝術”。
正是因為百達翡麗對手工藝的不懈追求,才重新引起了人們對“裝飾工藝”的關注,重生了這種幾乎失傳的手工藝。 
2001年,菲力建立了一個被鐘表界稱為“世界上收藏等級最高、價值最高的百達翡麗博物館”的鐘表,展示了2萬件 許多作品,包括古董腕表、懷表和稀有的“裝飾手工藝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