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土地選擇:瑞士購買不一定最便宜
早期的手表非常昂貴,主要用于炫耀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到1920年,戴在手腕上的手表已經流行起來,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瑞士手表制造業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許多制造商致力于將手表和袋表的功能結合起來,增加日歷、自動上弦、報時器等功能,并進行微型化,以促進手表的普及。 
1970年,石英科技開始主宰手表行業,但瑞士推出的古董手表系列也風靡全球。到20世紀80年代下半年,勞力士瑞士開始生產各種豪華機械手表,這種趨勢隨后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加強。復雜的發條或自動機械手表越來越受歡迎。如今,瑞士擁有世界頂級手表品牌之一,瑞士可以稱之為“手表之都”。 但從買手表的角度來看,在瑞士買的不一定是最便宜的。在瑞士,一次購物超過300瑞郎的中國游客可以享受7.6%的退稅。但退稅率不是最高的,中國游客可以在歐洲其他國家享受12%的退稅,比如法國。在美國買手表需要加稅,但一般定價會比較低。因此,在美國機場免稅店購買手表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另外,對于內地消費者來說,在香港買手表也是不錯的選擇。一般來說,香港和內地名表的價格相差約為15%~25%。考慮到匯率的差異,實際差異約為20%~30%。而且手表越貴,在香港買的價格就越低。 
二是優缺點:石英、機械難點高低 通常機械手表比石英手表貴,勞力士但這并不意味著機械手表一定比石英手表好。 石英手表和機械手表的主要區別在于使用哪種能量源來驅動表芯的運動。機械手表有螺旋線。當人們給手表上弦時,螺旋線也同時擰緊。當螺旋線松開時,它開始驅動表芯移動。石英手表用電池作為能量源。將電池輸出到手表中的電子塊和電機上。電子塊每秒向電機輸出脈沖波,由電機驅動表針運行。
因此,在計時方面,石英手表比機械手表更準確。由于螺旋線運動速度不一致,計時精度也會下降,其精度也會受到溫度、位置、零件磨損等因素的影響。所以一般機械手表一天有15~30秒的誤差是正常的,最小的誤差是4~5秒。但石英手表不同,石英晶體能提供最穩定的脈沖波,因此能保證最高的精度。石英手表的月誤差一般在15~25秒之間,最小誤差一年只有5秒。機械手表比石英手表貴的原因是機械手表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準確的手動調整,而石英手表通常是在自動生產線上組裝的。此外,人們普遍認為機械表的使用壽命比石英表長。但事實可能并非如此,因為石英手表中的所有操作部件都與機械手表相同。雖然電子部件的使用壽命尚未完全測試,但也可能具有相同的使用壽命。因此,消費者可以相信一塊好的石英手表可以提供和機械手表一樣長的服務期。然而,石英手表和機械手表也有自己的優缺點。石英手表最大的優點是計時精度高,佩戴方便,容易做成很薄很小,時尚感強。機械手表的表芯更加工藝化,但表殼厚度一般較大。如果方便,對計時精度要求高,應選擇石英手表。如果是特小特薄的石英手表,就要考慮換電池是否方便,因為電池越小越薄越貴。 
第三,選材:表殼要因人而異。 K金、鍍金、鈦材、不銹鋼、半鋼鍍鉻、合金殼等是手表殼常用的材料。K金表殼只采用名牌高檔手表,價格一般在幾萬元以上;半鋼(只有手表后蓋是不銹鋼)鍍鉻手表屬于低檔手表,容易腐蝕。鍍金表殼比較漂亮,但是沒有一定的鍍金厚度(包括表帶)也很容易磨掉。如果要選擇鍍金表,涂層厚度最好在10微米以上。鍍鈦表堅固耐磨,但顏色不太好看。雙色表殼表帶(金或鍍金、不銹鋼)現在比較流行,美觀耐用。鍍金表比全鋼表貴,皮表帶手表比同鋼表帶手表便宜很多。
第四,聽聲音選手表? 俗話說“聽手表,鑼鼓聽”。早年,有經驗的手表修理工總是把手表貼在耳朵上,搖搖頭,改變姿勢,聽手表行走時聲音的變化,猜測手表行走時是好是壞,這都是經驗和努力。訓練有素的手表大師可以聽到手表的擺輪振蕩頻率,甚至是“粗馬表”。
聽手表的本質最簡單的理解,其實就是聽手表走路時聲音的變化。而有故障或零件損壞的手表,隨著位置的變化,走路時的聲音也會發生顯著的變化。有些會發生周期性變化,聲音會大一點,聲音會小一點。因此,聽手表只能檢測手表是否有故障,并不能完全代表手表的質量。但對于普通人來說,聽手表需要經驗,最好做比較,也就是說,聽更多,練習更多,不同結構尺寸的手表有不同的聲音。一般來說,男表的聲音更大,女表要小得多。至于聽表的位置,佩戴時應選擇常用的位置——即平面,包括“表盤上下”。此外,還有三個立面位置:表把下、表把左、表把上,共有五個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