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陀飛輪裝置沖出機芯走到表面后,它的觀賞性立即大為提高,間接埋下了陀飛輪技術更上一層樓的伏筆。而為陀飛輪發展史寫下新一頁的主人翁是一位生于德國的制表大師阿爾弗雷德?海威格。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把陀飛輪放在表面的做法,便沒有浮動陀飛輪的出現。阿爾弗雷德?海威格自小接受德國式的制表技術訓練,在位于格拉蘇蒂的德國制表學校畢業后,為了繼續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術,他穿梭于不同國家深造,開闊視野。學成后他返回故鄉執起教鞭,將自己從各方集結的思維和技術傳授給下一代的表匠。除了教書,他還與行內人士保持密切接觸,不斷進行研究工作。在教學相長的帶動下,促使他在1920年成功將陀飛輪技術進一步提升,制成浮動式陀飛輪(
lying
tourbillon)。浮動式陀飛輪與之前由亞伯拉罕-路易斯?寶璣發明的陀飛輪,兩者之間的差別,在于寶璣式的陀飛輪,需要分別靠基板(
mainplate)和搭橋(
bridge)一上一下的將陀飛輪框架位置固定,讓框架在沿著軸心轉動時不至移位。浮動式陀飛輪則更進一步,去除了框架上的搭橋,讓陀飛輪看起來好像懸浮于半空中一樣。情況就好像我們拿著一根木棒,最初用兩只手分別握著木棒的兩端,然后其中一只手放開,只用另一只手握著一端一樣,你會發覺較難把木棒固定。制造上復雜了,在視覺效果上也帶來了更悅目、更吸引人的效果。沒有搭橋的阻礙,陀飛輪的舞姿便能更無遮無掩地在表面上呈現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