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萬年歷與陀飛輪并稱腕表的3大復雜功能之一,復雜程度不分先后,今天先聊聊萬年歷。 名詞起源:
這一稱謂在融入腕表中之前有兩種說法,一:號稱我國古代傳說中最古老的一部太陽歷,當時人們為了紀念這種歷法的編纂者,為后代所傳承,故而名為萬年歷,這其中的“萬年”用于象征極大的時間跨度; 二:都是坐在樹底下,國外有牛頓,我們有“萬年”(圖實在找不到Orz,放了個牛頓意思一下),商朝時這位樵夫上山砍完柴坐在樹下休息,突然思考起如何定準節令,投在地上的樹影給了他靈感,回家就造了個簡易日晷,結果一到陰天下雨就沒用了,繼而手造5層漏斗結合對天時節令的長期觀察,終于…… 第二種說法有待考證,但古人為了書寫完整的勵志故事也是煞費苦心,不論真假,就算是假的好歹也是自主杜撰,起碼沒說什么都是我們的。 而現代萬年歷主顯示公歷、農歷、及黃歷等,便于人們查詢,然而它和腕表中的萬年歷并無卵關系。 相關歷史: 其實萬年歷(Perpetual
Calendar)會出現在腕表里和一位意大利教皇有直接關系——格里高利十三世(Pope Gregory
XIII)于公元1582年推行現代歷法改革,將平、閏年規律更為“4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再閏”的形式(現今公歷)。新歷法一經推行,機智的鐘表匠們立刻著手于萬年歷表款的試做。 直到1615年,日內瓦才出現了歷史上第一個具備萬年歷功能的鐘表,1764年英國制表匠又將之移植到懷表上,用復雜精密齒輪嚙合客觀地反應歷法,為現代表款上的萬年歷功能奠定了技術及結構基礎。 而1867年百達翡麗的首款萬年歷懷表則敲定了萬年歷的基本顯示模式:于3、9;6、12點位各設獨立小秒盤顯示日期、星期、月份及月相。 到了1925年,百達翡麗更是直接用1898年的女用懷表機芯(97975)毀(打造)出了首款萬年歷腕表,日期、星期、月份及月相功能一應俱全,并且所有的指針都有瞬跳機構。2年后更是成功地售出,一舉震驚制表界。 1941年,PP再發力,搞出世界首款可批量生產的萬年歷腕表PP1526,上圖中表款于2009年11月16日于佳士得拍賣行以2,773,721美元(約18,689,332元)的高價成交。 而我國直到2007年才誕生了第一支萬年歷表款,還是天津海鷗用于紀念香港回歸十周年紀念的款。 基本調校:
說到萬年歷的運作原理便一定會涉及閏年計算,初期腕表上的簡易歷(Quantieme Simple),永遠的31天,對30天的月份還好說,真正讓人頭疼的是2月份,28、29來回跳,很多人會選擇簡單粗暴地直接調到下月1號。 到年歷(Quantieme Annuel)出現就方便很多了,能區分大小月,2月通常按28天算,只需在閏年的2月29日調一下即可。 (圖為積家八日動儲鏤空腕表) 而萬年歷能夠識別當前月份,年份及今年是否為閏年,能自動在閏年的2月里嵌入第29天。所以只要保養得當,維持良好運轉,只需在每隔100年非閏年的2月末調校即可(如:2100年),頂級萬年歷更能實現400年往上才調一次的精準度。 電子表和石英表很容易做到去除人力,前者到閏年系統會自動根據寫好的程序觸發計時器,進行修正。后者往機芯里加個電子計時芯片,通過信號形式控制日歷功能運行即可。 (圖為西鐵城Campanola萬年歷) 而機械表想要達到絕對精準就目前而言還是個難題,萬年歷機芯自然能夠做到將4能除盡的年份當做閏年,但人類的歷法顯然更復雜更靈活,搞得這些時間沒太大規律性可言。 每4年一閏(年),每100年少一閏,400年多一閏,3300年后又少一閏……每千年多一天,萬年多2天……還想換算的童鞋,地球公轉一周的精確時間為365天5小時48分46秒,請自行手動。 不然制表界的龍頭百達翡麗同學早就解決了。好在閏年調一次以后N多年都不用再調,更別說很多人沒那么大的運氣趕上閏年,可以理解為:非洲人手黑(沒有種族歧視的意思)。 運轉原理: 萬年歷機芯可大致分為2部分,一部分負責簡單的時、分、秒計時,另一部分則以一枚微型48月齒輪為基點運作,整個輪系自轉周期為4年。齒數參考4年=48月的設計對當月天數進行測算,如此便能相對精確地顯示當前日期及月份。 48月齒輪能夠以不同的凹陷程度體現每月的不同天數,日歷根據控制桿對齒輪的各自數值凹槽轉動顯示相對精準的日期及月份。 機芯中的第二部分被稱為閏年計算,在萬年歷功能中倚仗一套獨立的輪系組件實現,理論上能夠與多種不同機芯相契合,現代的萬年歷表款已基于48月齒輪的基本原理,實現每400年調校一次的程度,精準度自然也更高。 如何保養: 很多人都沒能逃過萬年歷美貌的魔掌,紛紛中招兒,入手以后稍稍忘記上鏈引發停時就瞬間爆炸。萬年歷的機械結構排列組合非常復雜。傳統款一般通過各種調校鈕進行校準,且多數需要用上專門的工具,甚至送修。更簡單點的操作也有,拔出表冠在不同檔位調整不同功能。 所以在此建議,要么盯緊了上鏈時機,但也不能太勤,多少會損耗耐久值;要么買個自動上鏈盒不戴就收著,能買得起萬年歷表款的童鞋想必也不確再買個盒兒的經濟實力。
陀飛輪只是腕表上各式各樣精密裝置的一種,也是一般人認知度最高的,但是除此之外,腕表上還有很多其他不同的精細裝置,和陀飛輪一樣也帶給大家非常特別的視覺享受。舉兩個很有意思的表款: ULYSSE NARDIN 雅典 Grand Deck 大航海旗艦陀飛輪腕表 表盤上比陀飛輪還稀奇的,便是表盤中間的分鐘指針,每當分針走到右側60分的位置后,便會回到最左邊0的位置。如果你稍懂得腕表的話,你可能會覺得這是一只逆跳分鐘顯示的腕表。但事實并沒有這么簡單。看到指針兩側細膩的繩索嗎?這可是高科技納米纖維制作的,透過表盤上兩個滑輪和兩個金質絞盤來拉動中央的分鐘指針,而當每個整點來到時,你便可以欣賞到繩索拉動指針從60“滑動”回0的美妙過程透。限量18枚的新作透過過尖端科技和創新機械裝置,演繹帆船大海航行的意境。 JAQUET DROZ 雅克德羅 熱帶風情報時鳥三問表 略懂腕表的人應該知道三問表可以說是腕表三大傳統復雜功能里面最復雜的一種了,可偏偏就是有寫腕表品牌要做到難上加難,比如這只雅克德羅的熱帶風請報時鳥三問表,運用精密的機械裝置,讓表盤上的熱帶場景栩栩如生。當啟動報時機制時,瀑布流動、孔雀開屏,巨嘴鳥透過擺動的熱帶植物忽隱忽現;最厲害的,是那只振翅的蜂鳥,一秒鐘翅膀可以擺動40次!集復雜與精巧于一身,是一件富有童趣的精妙藝術品,看過它的人很難不為它發出贊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