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C的萬年歷在眾萬年歷表款中是相當具有自已特色的,萬年歷的技術研發在二次大戰后曾一度發展趨緩甚至停滯,而在石英重創下第一個仍堅持改良研發全新的機械結構的萬年歷系統,便是IWC,幕后功臣就是至今仍孜孜不倦于宣揚IWC制表理念的制表大師
Kurt
Klaus。在1985年以前,萬年歷有個重大缺陷就是星期、日期、月份、年份與月相指示并沒有同步化,也就是說一旦你的表停止了,你就得逐一調校每個指示。當時擔任IWC技術總監的Kurt
Klaus的第一個重大計劃就是研究出如何大幅簡化萬年歷的機制。成果就是1985年IWC首度推出的達文西萬年歷計時碼表(ref.
3750),這款腕表只需簡單透過單一表冠便能同步調校所有日期、星期、月份年份與月相等資訊,而且這還是史上首款顯示四位數字年份的腕表,這也是為何這款腕表當年轟動業界至今仍享有高度贊譽與地位的原因。 
(IWC1985年推出的達文西萬年歷腕表ref.3750) 2015年IWC在葡萄牙系列作品中,首次推出了具有年歷功能的腕表作品,腕表搭載52000系列機芯。該機芯使得IWC的葡萄牙年歷腕表的特質尤為突出,一是擁有清晰分明的閱讀性,因為這款年歷具有與葡萄牙自動上鏈腕表相同的基礎,因此盤面可以擁有相同簡潔的排列。另一點是葡萄牙年歷表還是目前業內少有的具有長達7天的長動力年歷表,且具有動力儲存顯示功能。 
(IWC葡萄牙系列萬年歷腕表搭載52610機芯) 
(IWC萬國表自制機芯52610) 52000系列機芯首波推出的4枚機芯分別用于3個不同區段:基礎入門(自動腕表)、中階復雜(年歷功能)、以及高復雜(萬年歷),而萬年歷分別分有編號52610與編號52615的兩枚機芯,而這兩者的差別則在于12點鐘位置的月相視窗。IWC的萬年歷有萬年歷表款中精準度最高的月相顯示,誤差達每577.5天產生一天(同樣出自Kurt Klaus手筆)。在52610機芯中,數字年份與精準月相都被完整地延續使用了下來。而另一枚52615機芯的月相則是同步顯示南北半球的盈虧情形,這也是2003年由Kurt Klaus主導,在業界中的另一個首創。 
(IWC葡萄牙系列萬年歷腕表搭載52615機芯) 
(IWC自制機芯52615)
每個瑞士制表名家都有一個標識性的技術和產品,比如百達翡麗的世界時區,而萬年歷則是萬國表的icon,從單一的萬年歷功能到以它為基礎的數字復雜顯示,品讀萬國表的這些創新,就是在閱讀聆聽萬年歷的發展歷程;從1884年的波威柏機構到最新的海洋時計萬年歷腕表,賞玩這些作品,就可以感知萬年歷的智慧之泉與鐘表匠的探索精神。萬國表不僅將其技術的傳統繼承、更為其創新的未來啟航。萬國表不愧是萬年歷的專家,更是萬年歷文化的守護者。(鐘表時計堂) 
雖然萬年歷手表早在1925年就出現,但沒有什么革命性的變化,只不過是懷表時代的微縮版本。90年來,各品牌萬年歷手表不勝枚舉,卻有一個名稱、一個人物讓人念念不忘——“達芬奇”、Kurt
Klaus。前者是萬國表的系列名稱(官方翻譯為“達文西”,我還是愿意用中文的譯法“達芬奇”)、后者是令這個系列名震表壇的大師級人物。就在瑞士制表業被石英革命搞得茍延殘喘之后沒幾年,萬年歷的歷史卻被Kurt
Klaus改寫了,他用渾圓的“達芬奇”表殼,裝配了一個計時碼表機芯,同時附加了萬年歷機構,奇妙之處在于萬年歷機械程序可精確運行500年,而且只需通過一個表冠便可輕松設定所有的歷法參數(同功能表款的參數往往是個別調校的,沒有統一整合優勢)。明眼人還能發現一個改變,就是將傳統的月相和月份顯示位置調換了,月相跑到了12點方位,變成了當頭明月略有詩意,而位于6點方位的月份盤左邊卻多了一個四位數字的年份顯示,這與科學計算有關,前兩位數字表示世紀。按照歷法規定,每四年是一個閏年,但到了世紀之交2000、2100、2200……,還要被400整除才是閏年,而“達芬奇”的機械程序考慮到了這一點,這款杰作誕生時的年份數字定格在1985。萬國表的萬年歷以寓復雜精妙于簡單易用,從而成就了品牌在高級制表方面的特色與地位。(鐘表時計堂) 作為文藝復興時期三杰之一的達芬奇雖然是均力圓錐輪(中國俗稱寶塔輪)的發明者,但他肯定沒有想到當代的達芬奇——Kurt Klaus發明了如此智能的機構,讓人在500年的歲月里不至于糊涂忘了今昔是何日,當然,人的壽命是無法與機械表抗衡的。(鐘表時計堂) 
如果說1985年的“達芬奇”還是在他人機芯上的創新,那么2003年的“葡萄牙”萬年歷就是徹徹底底的創造,其中的南北半球月相表款用了自產的機芯,不僅有7天的動力儲存,還能讓各居南北半球的表主觀察各自的月亮變化,只要低頭看手表就能知曉舉頭明月的盈虧,平添更多玩表的意趣。(鐘表時計堂) 有了睿智的“達芬奇”和傳奇的“葡萄牙”,人們對于萬年歷還有哪些期許,或許沒有標準的答案,但萬國的鐘表師卻再一次將智能化進行到底,這次是以數字化PK機械化。它就是2009年面世的“達芬奇”萬年歷數字日期月份表,可以說是1985年版的華彩續章(表殼造型雖不同,但計時+萬年歷功能組合一致),也可以說是萬國表萬年歷家族日臻完善的巔峰之作。姑且不論大數字日歷和月份顯示之下的復雜機構(其原理恐怕要寫一整頁都不夠),單就數字顯示一項,已經創造了萬年歷的新面目。月份與日歷都是由兩個窗口組成,所謂大數字就是這個意思。大數字日歷屢見不鮮,各有千秋;大數字月份卻獨家首創、絕無僅有,兩者能夠平衡對稱也算是照顧了審美上的傾向。當1、2、3、1這四個數字分別位于從左到右的窗口內,意味著一年即將成為過往,而瞬間轉變為0、1、0、1,則預示著1月1日的到來,這一刻,會讓我們感受到機械表的魅力、體悟出萬年歷的美妙。之后,萬年歷數字日期月份腕表也出現在萬國表的飛行員系列,工程師系列和最新的海洋時計系列中,成為該系列中高級鐘表的杰作款式。(鐘表時計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