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知乎上有人問過一個問題“在古代,人們是如何知曉準確的時間的?”。其實方法非常簡單,那就是看太陽。因為中午12點的時候,在太陽下物體的影子總是指向正北方。
地球是圓的,每個地方的人依靠太陽來斷定出來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有的地方當時是正午,有的卻是黑夜。不過在19世紀之前,因為交通非常不便,各地的人們相互交流并不頻繁。即使各地的時間不相同,影響卻不大。
從19世紀開始,世界各國來往頻繁,而歐洲大陸、美洲大陸和亞洲大陸都有各自的時間,所以為免混亂,各國的代表就在1884 年在美國華盛頓召開了國際大會,通過協議選出倫敦的Greenwich格林威治作為全球時間的中心點,格林威治標準時間因而誕生。一天有24小時,地球被分為24個經度相差15°的區份,每區中間的時間決定下一區的時間。
隨著上世紀五十年代噴氣機時代的來臨,國際航線迅速發展,使得飛機要短時間內穿越若干個時區,飛行員需要同時知道地球上不同地點的時間(如出發地及目的地時間、當地時間和格林尼治參考時間)。
在繁忙的跨時區運動過程中,有一家公司特別顯眼,那就是Pan Am泛美航空。泛美航空公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27年創立的航空郵遞公司,最初于佛羅里達州基韋斯特提供水上飛機服務。1930年,泛美航空公司成為世界最大的國際航空公司。泛美為航空業帶來很多革新,包括大量使用噴射客機,大型客機和電腦化訂位系統,更成為20世紀的文化象征。

1954年,泛美航空公司找到了勞力士,希望勞力士能開發一款手表能夠便捷地顯示兩地時間,供飛行員使用以解決跨時區飛行后的時間問題。于是勞力士在當年推出Turn-O-Graph系列的Ref.6202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發布了一個全新的手表系列“GMT格林威治”。

而今天要聊的這塊手表正是源自于1954年的GMT格林威治系列。

除了傳統時針、分針和秒針以外,格林尼治型配備一個24小時刻度雙向旋轉外圈。

24小時刻度雙向旋轉外圈在第一塊的GMT格林威治系列就已經存在。在當時外圈使用的材料是塑料,以減少反光,并且在塑料里面還填充了夜光粉。
早期的GMT格林威治外圈里面的夜光粉是采用帶有放射性危害的鐳夜光,為了安全,勞力士在其后給換成了氚夜光。
但是塑料難以承受飛行中的氣壓重力變化易開裂,所以表圈就又換用了金屬鋁。

鋁圈解決了開裂的問題,但是它也有缺點。那就是容易刮花,而且在紫外線照射、與含氯的水或海水接觸后,其顏色會變化、脫落。

為了解決開裂、變色,勞力士在2005年研制出專利Cerachrom陶瓷外圈。并先于水鬼,裝備在了GMT格林威治系列上。
陶瓷圈的基本原料是非常細微的氧化鋯(zirconium dioxider)或氧化鋁(aluminium oxide)粉末,微粒直徑不到一微米。粉末需要先和粘合劑、染料混合。
混合后的原料在高壓下壓制成型。成型后的原料質地還很脆弱,要放入熔爐中繼續燒制。通過第一次燒制去除粘合劑,隨后再在溫度高達攝氏 1,600 度(華氏 2,900 度)的爐中進行第二次煅燒,硬度上則遠勝過鋼鐵,不易刮花。在燒制及燒結過程中,陶瓷圈的體積縮小大約 25%,并呈現最終的顏色。最后,將每個外圈精確切削加工成所需的大小和形狀,以便組裝。此時的陶瓷已經無比堅硬,只有鉆石車刀才能對其進行切削加工。

第一批的Cerachrom陶瓷外圈是黑色,為了便于區別第二時區的晝夜。2013 年,勞力士又推出全球首款一體成形藍黑雙色Cerachrom字圈。
這樣的雙色陶瓷圈的燒制非常困難,因為需要控制“兩種顏色的色彩”和“顏色間的界限”。藍黑色字圈上,藍色是基礎色,黑色的部分是后來著色的。此顏色的形成,必需把半邊字圈浸漬于化合物溶液中。加入溶液后,陶瓷便會經燒結處理,從而變得堅固,并形成所需顏色。在此燒結過程中,陶瓷便會變得致密,而添加的化合物又會與Cerachrom字圈的基本元素產生反應,最終令半邊字圈的顏色變黑。雙色字圈的兩個色區對比鮮明,界線清晰準確。

GMT在幾十年的生產過程中出現過不少的外圈配色,全黑、全藍、間金、藍黑、紅黑、紅藍等。其中,“紅藍”和“紅黑”因為配色和飲料品牌“百事Pepsi”、“可口可樂Coca Cola”的Logo相近,所以在坊間也有“百事圈”“可樂圈”的小名。
“百事圈”“可樂圈”在金屬鋁圈上容易實現,在陶瓷上卻超級難。目前,勞力士發售的就只有“百事”紅藍陶瓷圈。而于紅藍字圈上,紅色是基礎,藍色的部分則是后來著色的。燒制紅色的時候,溫度過高,紅色就會消失;溫度過低,顏色偏黑。所以現在,“百事”紅藍陶瓷圈只出現在高端的白金款式之上,要想獲得這份色彩,得多加20多萬人民幣.....
陶瓷圈燒制完成以后,勞力士會在Cerachrom外圈或字圈表面以PVD技術鍍上薄薄一層鉑金。這層鉑金鍍膜的厚度只有 1 微米左右,沉積在數字和刻度中。最后,通過拋光工序,去除外圈表面多余的鉑金,使表面光滑閃亮;同時,填入數字和刻度內的鍍層則保留下來。兩者形成對比,便于讀取陶瓷圈上的刻度數字。

為了實現GMT功能,單單一個24小時刻度雙向旋轉外圈是不夠了,還需要一根24小時才旋轉一圈的GMT指針。三角形的前端設計提供同奔馳針類似的易讀性。

當我們仔細觀察表盤6點鐘位置的印刷字體時,大家會發現,寫著的是“GMT-MASTER-II”。這里多了一個“2”,其代表的含義是“第二代的格林威治系列”。
“一二”兩代格林威治系列的區別就在于“時針是否能單獨調節”。在單獨快速調節時針的時候,GMT指針和分針都是完全不動。通過這一改進,第二代的格林威治系列可以最多同時顯示三個時區的時間,而第一代的格林威治只能顯示兩個時區。

GMT深受市場喜愛,假表也不少。通過陶瓷外圈是最容易辨別真假的,但是沒有見過真表的朋友很難理解真品陶瓷圈在顏色、顏色過渡、刻字、鍍金方面的細膩細節。所以這次分享一個更簡單的方法:看指針的順序。
新款GMT指針由上往下依次是:秒針、分針、GMT針、時針。 而假表的順序是:秒針、分針、時針、GMT針。
同時,老款鋁圈的GMT的指針順序也有“秒針、分針、時針、GMT針”這種。所以依靠這一方法只能辨別新款。另外為了確認,還可拔出表把,測試一下能不能單獨快速調節時針。
初看這款Ref.116710,很容易誤以為它是同品牌的暢銷款“水鬼”。無論是外圈、護肩、表殼、盤面、表帶,都是驚人的相似。但實際上,GMT并不是抄襲水鬼。GMT也是有自己的發展、演變的故事。在外圈、機芯方面,GMT和水鬼基礎結構一樣,但還有不少特殊、復雜的地方。只是兩者同屬于勞力士品牌,很多基礎的技術是通用的,所以產生了不少的誤解。
勞力士格林尼治v7版,型號:116710BLNR-78200 搭載原版3186自動機械機芯,40毫米直徑,男士,表鏡材質:藍寶石水晶玻璃,防水深度:200米,
主要升級的地方為:
1、和原裝一樣藍色gmt指針順序在分針和時針中間,由上至下的針序為秒針、分針、GMT藍色指針、時針,其他廠的基本都是把GMT指針放在了最下面。
2、其次和正品一樣通過快跳時針調整日歷。
3、搭載了原版3186機芯。
4、其他細節請認真觀看以上視頻。
http://img.shop2255.com/showpro/2782.html 購買商品鏈接
        
|
|